在HR圈的這些年,我有一個驚人的發現:
選擇做HR的人很多,科班出身的,轉行過來的,但真正堅持到最后,走上人生巔峰的,卻沒幾個。
在這其中,有左右逢源,從HR躍遷到其他管理崗,實現鯉魚躍龍門的。
有在基層打雜,遭遇職場倦怠期和年齡天花板后,被后浪擠在一邊的。
也有因職業晉升慢,望眼欲穿很多年,沒等到想要的結果,最終黯然離場的…
不管是哪種,其實起步階段大家都差不多,但后天知識、能力、格局等的不同,卻有了顯著變化。
作為HR,如何成就更好的自己,實現更大的發展?以下幾位過來人的回答,可能對你有所啟發。
1
做只有你才能做好的事
說這話的安姐,是某公司的HR負責人。
在有些人看來,安姐的實力可能并不拔尖。
她坦言:做招聘,自己不如手下的大白。搞培訓,不比阿翔有口才。日常事務,也只是或多或少涉獵。
但她有個強勢:善于把一群人團結起來做好一件事。
比如調動大家積極性,完成每次目標沖刺。善于激勵,讓每個人干活時心里美滋滋的。即便同事間偶爾有小矛盾,經她三言兩語,總能巧妙化解。
她很能和大家打成一塊,也能第一時間覺察到大家心情的異樣,及時溝通和排解壞情緒。
她還是公司的創意擔當,每次員工關懷都讓人暖暖的,每次團建總能玩出新花樣。
在她的影響下,大家工作效能高,離職率很低,連老板也對她寄予厚望。
而對于安姐來說,她只是努力做好著自己能做的每一件事。
即便是工具人,也要有獨立判斷
裁員,可能是每位HR最頭疼的事。遇上這種事,你會怎么做?
很多HR可能會選擇做工具人,遵循領導指示,必要時不惜采取非常手段。
但Viki和很多人不同,對于領導的這類指示,她從來抱著謹小慎微的態度去執行。
她會站在對方立場,進行安撫,做好善后。同時抱著對公司和領導負責的原則,根據相關法律,權衡利弊,給到領導最優的解決方案,而不是聽風就是雨。
招人時,別人都傾向于火速執行。而她則選擇反復確認需求,并根據目前的業務需求、人才結構、團隊績效等做深度的評估和預判。
即便是定薪這個小動作,她也會提前基于市場行情和內部薪資結構,制定更合理的薪酬方案。
平時她很有意識地了解最新經濟、市場、惠企政策、法律法規,幫公司更好地規范規章制度,做到滴水不漏,也盡可能創造效益,規避風險。
因為這份細心,Viki從分部調到了集團,并在同期入職的HR中脫穎而出,年紀輕輕就被委以重任。
在很多“過來人”的分享中,不做簡單的工具人,被視為HR進階的關鍵。
因為它考驗的不僅是做事能力,也考驗著個人的思維高度。
3
在最近一份對大廠CHO的名單統計中,人們驚訝地發現:
雖然大廠依然重視專業能力強的HR高管,但越來越多的大廠,比如BAT、京東、字節跳動、貝殼找房等,都傾向于選擇非科班出身,但擁有一定人力資源專業知識和能力儲備,同時和業務打交道較多的人,擔任首席人才官。
阿里首席人才官童文紅、京東首席人力資源官張雱、字節跳動人力資源負責人華巍等都是如此。
而在從基礎崗轉向HRBP崗的HR當中,個人的發展往往也更容易上一個level。
這不僅是崗位角色的變化,其實也是HR從業者在對公司戰略、業務、人性、協同等深入了解后,思維模式和執行方式上產生的革新和改變。
“大廠走上CHO崗位的HR高管,拼的不僅是專業的深度,更多在戰略和業務的鏈接強度,業務與HR的融合力度?!?/span>
騰訊首席人才官奚丹說的這句話,點出了“懂業務”對HR職業發展的重要性。
Copyright C 2021 達才網版權所有 運營公司:達州市達才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 蜀ICP備07009231號-1
地址:達州市金蘭路70號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一樓大廳 EMAIL:3010907424@qq.com
Powered by PHPYu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