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說會“撩”的HR
做招聘,運氣不會差
但當HR這邊等得著急上火
那邊候選人回復消息
不是一個輪回
就是壓根不回
內心再強大的HR
也難免會憂傷
……
話說回來
為什么候選人回復率會這么低?
難道真是大家都不用找工作了嗎?
原因沒這么簡單
……
揭開謎底的分割線
一、沒撩對人
一般情況下,能讓一個有計劃/或急著找工作的人,對一位熱情洋溢的HR以及一份可能到手的offer充耳不聞,原因只有一個:
不感興趣。
而不感興趣的原因,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:
舉例來說,我應聘做小編,HR邀約做銷售。兩者的薪資結構不同,工作內容也是八竿子打不著。
雖然HR是盛情相邀,但這種邀約,會讓人覺得:你不懂我的需求,可能壓根就沒仔細看過我的簡歷。
遇上這種,大部分基本會婉拒,或直接置之不理。
為了避免這類尷尬,即便招聘需求再急,建議HR在主動撩人前,也先做好這些準備:
如果做到這一步,對方依然反應冷淡。覺得沒必要繼續的,可以另外物色人選。
覺得有必要的,可以給對方打電話/發郵件/加好友,進一步確認意向,爭取更多可能性。
至于那些從頭到尾,只“已讀”,不回復的人,建議選擇性忽視。
因為出現這種情況,一般也就兩種人:
要么是在職看機會,對在招崗位沒多大興趣;要么就是缺乏應有的尊重,連問答這種基本的社交禮儀都懶得表示。
不管是哪種,都說明對方很可能不是你的菜。
二、沒撩對方式
當然,大多數時候,HR可能撩對了人,但因為方式欠火候或個別表達可能過于情緒化,導致一言不合就成了“話題終結者”。
比如招呼語或開場白。
根據小鯨鯨觀察,一般回復率低的招呼語,往往有如下特性:
進入聊天界面的候選人,可能并非對在招崗位沒興趣,只是從招聘官的打招呼方式里,隱約嗅到了“不太上心”的味道,然后一腔熱情就此冷了下去。
當然,大多數候選人看著崗位合適,也愿意進來一探究竟。
而這時,HR的一舉一動,一言一行,代表著公司形象,對促成面試和招聘的轉化,則起到更為關鍵的作用。
具體談什么,怎么談,HR可以自由發揮。但以下4點小技巧可能對你有用:
1)多提開放式問題。相比封閉式問答,不容易把天“聊死”,HR還可以借此機會提前了解候選人各方面信息。
2)淺談代替深談,更多留給面試。老實說,HR在招聘前期是最忙的,一對多應對各種提問,難免應接不暇。
與其因為倉促或不耐煩作答,把好不容易撩到的候選人嚇跑,不如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留在后面,前期明確求職需求、勝任力、崗位匹配度等即可。
3)少做主觀評價。對于HR來說,有些話即便心里想說,如果說出來可能會造成誤解或傷害,還不如憋在心里。
4)情緒化表達。邀約被拒、被鴿,對于做招聘的HR來說,已經是“家常便飯”。如果對方無意,一別兩寬,其實也好。
互表惡意,只會弄得雙方不快,一個小心,還可能對公司形象造成影響。對比之下,學會情緒管理,以平常心面臨各類人的HR,其實更容易贏得好感,做好招聘。
三、沒撩對時機
還有很重要的一點:好時機,能讓招聘溝通,事半功倍。
比如白天溝通比晚上更容易得到響應。
對于大多數求職者來說,8:30-9:30、13:30-14:30 這兩個簡歷投遞的高峰期,比其他時間段能更快響應。
而對于在職看機會的人來說,上下班前30分鐘、休息時間主動來撩,更容易得到回復。
其他時段也不是不可以,但很容易受到干擾。而太晚或太早溝通,還容易給人一種“加班多”的錯覺。
當然,候選人的回復率還和其他因素息息有關。
比如JD的描述。
一份簡明扼要、條理清晰、全面翔實的招聘JD ,肯定比一份存在低級錯別字、格式錯亂、不明所以的JD,回復率要高得多。
個性化的JD描述,寫得好,能為自己加分。但如果通篇務虛不務實,也可能起到反作用,降低自己的印象分。
除此之外,如果是主動撩候選人,建議薪資放透明些,放上薪酬范圍,也比“薪資面議”的吸引力要大得多。
如果聊天不能盡快給到答復,對于比較滿意的候選人,HR也可以直接打電話溝通意向。如果對方表示眼下不方便,也可以趁機追問什么時候方便,盡快約下時間。
面對這么主動的招聘官,候選人如有意向,也不好意思拒絕。
你覺得呢?還有什么小妙招,歡迎留言分享圖片~
Copyright C 2021 達才網版權所有 運營公司:達州市達才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 蜀ICP備07009231號-1
地址:達州市金蘭路70號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一樓大廳 EMAIL:3010907424@qq.com
Powered by PHPYun.